亚洲突然少了62位私人银行从业者,真相是……
发表时间: 2017/01/11

这些客户关系经理都去哪儿了?
自金融危机以来,在亚洲的投资银行一直步调一致地招聘和裁员,私人银行却一直在缓慢而稳步地增加员工人数。但眼下情况已发生变化。
《亚洲私人银行家》(Asian Private Banker)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亚洲,客户关系经理(RM)团队规模最大的20家私人银行中,其RM总人数在2015年同比减少了62位。
仅仅1.2%的降幅看上去或许不具有统计学上的重要意义,但要知道,在2014年和2013年,RM人数曾分别增加了7.4%和6.8%。在这两年内,私人银行业的主力机构合计增募了300位新员工。如今这一趋势似乎已经逆转。
那么,在亚洲私人财富增长持续超过欧洲和美国的背景下,RM的数量究竟是如何减少的呢?
“相比2015年的招聘热潮,这个行业确实放缓了节奏,”前美林私人银行家拉胡尔·森(Rahul Sen)表示。“一些企业通过管理变革进行调整,另一些则决定退出亚洲,所以他们的招聘停滞了。”拉胡尔?森现在是新加坡Omerta集团财富管理业务的负责人。》》CFA百题199元,火速报名,手慢无! ! !
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于2015年3月将其私人银行业务顾资国际(Coutts International)出售给了瑞士瑞联私人银行(Union Bancaire Privee)。巴克莱去年决定将其亚洲财富管理业务卖掉,以配合其专注英国核心业务的整体转型。近日,新加坡银行在这起规模3.2亿美元的交易中胜出。
同时,行业中一些此前扩张力度最大的银行招聘热情已然冷却,纷纷开始稳固其亚洲业务。正如我们前段时间指出的那样,瑞银的亚洲RM人数实际上在2015年减少了7.9%。据《亚洲私人银行家》统计,宝盛银行在2015年仅仅招募了10名新员工,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和2014年间曾增加了160名。
拉胡尔?森说:“宝盛在2012至14年间曾大规模招聘,期间还收购了美林的业务。现在它的领导层也已发生变动,Jimmy Lee在2015年开始担任该公司的亚太区负责人。随后,他重新调整了业务,而宝盛则在消化前两年招入的大批人员。”
亚洲私人银行业的人才流失
事实上,也有很多人自愿离开了亚洲私人银行业。利润率的缩减不仅导致私人银行撤出亚洲,它们也给银行职员们带来极大压力。
咨询公司McLagan亚太区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帕西克?古普塔(Pathik Gupta)说:“现在RM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银行对业绩不佳者的管理、对更高绩效的追求也更加认真。这导致了近来有更多银行从业者逃离这个行业,寻求压力较小的工作。”
古普塔表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RM正转向外部资产管理机构(EAM),特别是家族理财办公室,或成为独立理财顾问。去年,外部资产管理机构在亚洲管理的资产总额增长了20%,但排名前20位私人银行的管理资产总额却下降了4%。
新加坡猎头公司Eban的私人银行业咨询顾问乔西·凌(Josie Ling)说,不断加大的合规成本也是RM离开私人银行业的原因之一。“新的监管规定让生意和开立账户更加难做,一些RM的离开,正源于这些困难的存在。”>> 在线索取2016年6月CFA网课及Handbook 》》
对于那些仍然希望在亚洲拓展业务的私人银行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这样的银行有很多,包括瑞士信贷、瑞银、星展银行和新加坡银行等)。在如今的亚洲市场,它们已经极难聘到经验丰富且能带来部分原有客户的RM。
“人才短缺的状况将继续存在,”古普塔说。“我们预计,在未来5年内,这个行业的年度RM人数增长将只有2%-3%,甚至偶尔会像去年那样下降。”
热点阅读:
3000+的CFA协会官方教材、700+的知识点,4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距考试不到60天,你该怎么办?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9596
北京地区:010-88086667、88087384、13611369466(24小时热线)
QQ咨询:564363963
北京国际金融培训中心官方微博:http://www.weibo.com/1680927057
敬请关注官方微信:bj_finance
按提示回复关键词,可领取mock等资料
完善以下资料,免费领取FRM一二级备考资料
上一篇:CFA证书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下一篇:
这下我终于知道银行工作有多忙了(某行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