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行业潜规则: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喜欢虚报融资和估值
发表时间: 2023/03/17
这是z好的时代,也是z坏的时代。
优秀创业者层出不穷,这些人在日新月异改造着各行各业。只不过这些精英们,现在却在“你究竟融了多少钱?”这样一句简单的问题面前,显得自我矛盾。
当创业CEO们面对这些在创投圈几近公开的潜规则,他们应何去何从?
一个难以逆转的行业惯性
对于外界而言,要想掌握创业公司融资造假的证据困难重重。在当下的浮夸环境和风气中,所有创业者、投资人都已裹挟其中,身不由己。很多创业者坦言,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虚报金额的行为,但他们显然不会愿意提供详细数据和证据,而相关投资方,也完全没有“大义灭亲”的动机。
作为主角,创业者往往离事实的真相更近一些。有创业者表示,目前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额,三五倍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公司会在真实融资额的基础上直接乘以10倍。
这一说法得到部分其他创业者的证实。另一悲观的结论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在公布融资时,都会或多或少地虚报。深圳创东方投资总监李享则强调,O2O市场、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估值泡沫比较普遍,媒体曝出的离谱融资金额“仅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融资造假?
融资造假成为普遍现象的政策漏洞在于:创业融资披露缺乏有效监管、媒体难以对融资额度、销售业绩进行核实、国家对创业企业的信息披露没有规定。
此外,虚报融资难以停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其成为创业公司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虚报融资已经变成打压竞争对手和打乱竞争对手发展节奏的重要战略手段了。”青山资本合伙人张野认为。对此,蓝石天使创始合伙人桂曙光也表示,虚报金额并借机宣传营销,能给竞争对手市场、融资、人才等方面制造压力。
正在迎来曙光?
但是这一情况恐怕将随着资本动荡期的到来迎来转机。
资本涨潮时,谎言和故事能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击鼓传花总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但退潮时,裸泳者就很难找到遮掩,也很难避免退场的命运。
“现在企业经常把融资数字说得大一些,竞争对手也把数字说的大很多。走得太快、拔苗助长,往往会给这个公司发展留下阴影,留下的课需要去补,这种规律没有办法改变。”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表示。
创业公司通过虚报融资,把自己的估值拔高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在目前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如果公司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资本冷却阶段,那些融资和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很可能成为首先被挤出的泡沫。
资本动荡期的对策
对于创业者来说,比起夸大融资额这个问题来说,当下二级市场的动荡,更直接地影响到自家的钱袋。
羊东表示:在投资节奏整体放慢的当下,创业者得在某个领域内提供一个相对垄断、把握得住的服务和产品。
“第一,肯定会赚钱,容易赚钱,第二,生存压力解决后可以不断试错发展。烧很多钱多数时候是不靠谱的,会稀释大量股份,对创业者来说不应该是这样,而是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赚钱、成长。”
吴炯也表示,相对晚期,特别是接近上市的企业对市场和自己的盈利模式需要特别关注。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公司,第一,你要深挖洞、广积粮,准备好过冬的粮草。如果今天正在谈的一些投资,在今后三五个月拿到融资,赶快把钱拿到手。第二,开源节流,所有这种补贴很厉害、烧钱很厉害的公司要小心,如果完全靠烧投资人的钱,自己不能造血,在资本市场转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危机。”吴炯说。
热点阅读:
2016年6月CFA考试报名开始,第一阶段9月23日截止!
2016年6月CFA考试报名时间与费用详情
2016年CFA一二三级考纲对比总结
金程CFA百题强化冲刺,12月一次通过!
对外经贸大学密训营,8天冲刺一次通关
降息后钱存哪家银行z划算
中国股市里的赌性
CFA全球金融圈里是这么看《经济学人》学英语的!
帝国大厦由多少块砖建成?8类银行面试怪题答案集
那些年千亿市值的公司 现在去哪儿了
股市的水有多深,为什么散户挣不到钱?
信用卡被盗刷,做到这几步银行就赔!
年收入1万和1000万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基金投资常犯的错误,您中招了吗?
学霸在金融学专业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9596
北京地区:010-88086667、88087384、13611369466(24小时热线)
北京国际金融培训中心官方微博:http://www.weibo.com/1680927057 官方微信:bj_finance 敬请关注!